那么如何打造“基点”中的“亮点”,如何做好高中教育如何做好学生的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家校社应如何联动,共同构建良好的高中教育新生态?央视网《中国教育观察》记者采访了北京一零一中学党委书记、校长熊永昌。
《中国教育观察》:新时代高中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什么?
熊永昌:新时代高中生的培养目标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首先得回应国家的诉求。教育就是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我们培养的人才要为国担当,为国家的发展出力。那么现在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们新时代高中生的培养目标就是向这个方向聚焦。具体在一零一中来讲,我们把育人目标定义为培养面向未来的卓越担当人才,其实这里边有几个关键词,一个是面向未来,我们培养的学生得去化解未来社会的矛盾,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为未来的社会做出贡献。第二,一零一中这样的学校是具有红色基因的,这种责任意识、家国情怀、担当的意识是与生俱来的。一零一中的校训叫“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追求卓越也是一零一中的核心文化价值。所以对于我们来讲,面向新时代培养未来卓越担当人才就是我们的育人目标。
《中国教育观察》:高中教育如何做好学生的多样化、特色化发展以及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
熊永昌:从现在全国或者说北京市来讲,义务教育阶段定位为优质均衡,高中阶段学校的发展提倡的是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一零一教育集团里每一个成员校都会选择一两个特色项目或方向作为自己的核心发展路径,比如像石油分校是一零一教育集团的一个成员校,它把艺体、语言作为重点的发展项目;双榆树校区将科技、艺体作为重点的发展项目;北外附校也是一零一教育集团的成员校,把语言、科技作为特色;还有我们的温泉校区。那么作为本部圆明园这个地方应该是集大成,在每一个维度我们都有一些非常好的特色项目,像我们的交响乐团“金帆交响乐团”应该在全国是做得最好的,还有我们的女排,还有民乐团、书画院、生命科技社团。在多样化特色发展上,政府有规划,学校也有相应的一些资源汇聚,每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项目,那么从小的方面来讲,每一个学生可以选择有他喜欢的项目的学校,同时他进的学校可能不止一个项目,有很多平台和项目供他选择。关于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第一是学校得有一个设计、一个定位,第二是得建构相应的一些平台和空间,第三是还得有相应的课程供给,比如像人工智能、数学,因为有的孩子在数学方面很有天赋,那么进入一零一中本部,我们在数学方面有专门的数学大家陪伴孩子们的成长,事实上这就跟孩子的个性化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就是得有多样性、有特色、有选择性,才能实现育人的个性化。那么创新人才发展也是一样,每个人都可能有创新的潜质,但是创新的方向上可能是不一样的,跟特色发展也是息息相关的。对一零一中来讲,我们专门成立了英才学院,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确实我们还是起步比较早的。我们也跟高校联合创建了20多个高端的实验室,因为这些创新人才培养是需要有特色课程来支撑的,虽然我们说每一个人都有创新的潜质,但是创新的维度有差异,而且喜欢的项目也有差异,还有天赋也确实有差异,如果仅仅是我们的课本可能满足不了学生的发展。另外除了平台和课程之外,还需要有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创新人才培养就学习方式来讲,项目式学习更适合创新人才的培养,所以我们和高校联合建立的实验室都是有系列的课程支撑的,比如像芯片实验室就有系列的芯片课程的支撑,而且是和计算所联合创建的,有计算所的科研人员来支撑,所以从创新人才培养上需要一些特殊的平台,比如我们的英才学院就是一种平台,也需要有系列化的课程供给,比如我们建立了高端实验室的课程,同时在管理模式上还需要更加灵活,在这里学生能够不像行政班那样相对固定,它是可以流动的,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兴趣来发展,可以早进,也可以晚进,只要想进,我们就提供这样的空间和平台。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创造是很重要的,同时它也需要外部的资源能够进来,一个中学的资源还是有限的,中学的任课教师和我们的教材可能支撑不了这种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所以我们得需要向上对接,跟高校联合,横向也需要联动,比如说我们跟腾讯、小米这样一些高科技企业合作,把他们研究的最新的一些技术方面的成果给学生演示,让学生参与,事实上也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当然其实它也需要向下做一些贯通,有的课程也需要向下做一些延伸,这样就是纵向需要贯通、横向需要联动才有利于创新人才得到成长和发展。
《中国教育观察》:学校应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
熊永昌:其实一段时间以来,信息技术在教育的过程中是处于辅助地位的,我们过去讲用信息技术是辅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但是我们觉得信息技术的发展确实速度很快,有些时候技术的变革可以推动教育理论的一些变革,特别是现在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它为教育带来了革命性的推动力量。基于这样的环境,有很多学校也在探索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模态有什么样的变化。未来的人才会基于人工智能背景,或者说会使用大模型可能变成一个必要的才能,没有这样的能力可能没法在未来的社会生存。也就是说,它不仅是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可能它会为教育教学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和改变。我们现在也在做这方面的探索,比如对学生的精准画像应该延伸到思维层面,不仅仅是对与错的问题,学生的思考的方式、思考的维度都可以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去做一些改善,使人的思考能够更进一步。我们建立了一些基础性的设施,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在这些基础之上,从管理到课程到教与学的方式上,我们还会做一些系列的探索,现在正在积极地推进当中。在学校其实面临两个任务,一个是怎么样去应用人工智能大模型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另一个是我们还得聚焦于怎样去培养人工智能的拔尖人才,这是我们的责任。在海淀区人工智能的一流专家应该是比较聚集的,让学生提前去参与他们的一些项目,比如清华的智谱、北大的人工智能学院,都有学生在里边跟着研究员、教授一起做项目,我们要培养人工智能的拔尖创新人才。
《中国教育观察》:家校社应如何联动,共同构建良好的高中教育新生态?
熊永昌:现目前这个时代来讲,“家校社”合作共育变得尤为重要。首先从观念上来讲,家庭、社会和学校形成一个育人共同体,共同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提供合适的环境和相应的课程供给。第二,要明确各自的职责,现在从现实情况来讲可能有一些问题,有的职责不是特别清楚,比如有的家长可能深度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当然参与是没问题的,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意见,但是不要过度参与,这是干涉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有的是家长没有负担起相应的责任,本身现在因为独生子女多,家庭教育相对来说可能是比较缺失的,学校也肩负起了某些家庭教育的责任,比如一零一中为什么一直坚持行政班,我们觉得行政班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肩负起一些家庭教育的责任,让学生在这里有家的温暖和感觉。即使这样,我们也希望家长能够负担起相应的责任,比如在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意志品质的培养、学习的动力这些方面,它是需要家庭和家长配合的。从社会的角度,可能我们还是需要有一些体制性的设计、社会的教育资源,比如像刚才我们说怎样去跟一些高科技公司合作,形成一些育人的课程供给,能不能去做一些体制化的规定,让社会资源能走进学校,为学校提供相应的一些服务。现在国家也提倡贯通培养,这都是有一系列的政策支撑的。第二个方面,从中学的课堂和学生管理课程设置方面,需要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学校,要走向社会。比如现在我们每年都会让学生通过研学旅行这样一些方式,走进博物馆,走向祖国的大江南北,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去了解社会,去做志愿者,这样学生的社会体验更深刻。有的东西它就是靠背和记,但是有的可能需要去体验。学生得从关心身边的事到关心社会的事,这样才能够对未来的职业获取不懈的动力,社会责任感、家国情怀是在这样的过程当中逐步形成的。